注册| 登录
CN
EN

能源和资源

首页 > 产品系列 > 研究报告 > 能源和资源 > 正文

产品系列 / PRODUCTS

微信

能源改革背后的经济学思考(二):煤炭去产能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几何?

英飞咨询: 文韵 欧阳梦春本文发表于新浪财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年步入第三年,加大供给侧去产能、去库存的改革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决策。我国能源行业一直存在传统能源产能过剩、能源结构不合理的结构性问题,能源行业去产能改革势在必行。具体到煤炭行业,受经济增速放缓、能源改革影响,煤炭需求大幅下降,供给能力过剩、供需关系失衡的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为了解决煤炭产能过剩问题,2016年初,中国国务院印发《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要求在近年来淘汰落后煤炭产能基础上,自2016年起用3到5年时间退出产能5亿吨,减量重组5亿吨煤炭,较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煤炭行业改革至今取得明显成效,煤炭产量持续回落,低效、落后产能逐渐退出市场。煤炭去产能的行业效应显而易见,那么作为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重要一环,煤炭行业改革对宏观经济和产业经济的影响又有多大?如何量化分析这一政策的经济效用?

  我国是产煤大国,2017年煤炭生产量达35.2亿吨,产量占全世界煤炭生产的45.6%。在我国进入煤炭去产能改革前,中国煤炭行业经历了“黄金十年”发展。2002-2012年十年间,煤炭行业经历了高速增长期。随着21世纪初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大幅加快,工业、居民消费用煤需求大增。煤炭产量、消费量一路攀升,至2013年煤炭生产量、消费量分别达39.7亿吨和28亿吨,达到历史最高点(图1)。此外,为了满足国内工业、居民消费需求,2004年我国出台煤炭出口配额制,对煤炭出口进行管控。随着国内高铁、房地产、化工、汽车等高能耗项目纷纷上马,国内新建、扩建了一大批煤炭项目,一些地方政府重点扶持煤炭行业作为地方经济引擎。煤炭企业也因需求激增而导致“一煤难求”,煤炭价格随之疯涨,煤企进入暴利增长时代。而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也创造了煤炭主一夜暴富的神话。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国外市场用煤需求骤减,煤炭价格急挫,进口煤纷纷涌入中国。2009年中国进口煤从2008年的4034万吨激增至1.2亿吨,首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此后,我国进口煤数量一路攀升,到2013年达到3.27亿吨,进出口差值达3.19亿吨。进口煤严重冲击了国内煤炭市场,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煤炭库存量。我国煤炭库存量从2007年的4.3亿吨上涨到2013年的14.8亿吨,增长近240%(图1)。国内煤炭市场一直处于供大于求局面,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剧。

  而从需求方来说,我国的能源需求结构一直以煤炭为主,煤炭消费占全国一次性能源60-70%。相比较而言,发达国家能源消费早已从煤炭消费转为清洁能源为主体。据BP世界能源统计,经合组织(OECD)国家2017年煤炭消费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例仅为15.94%,远低于中国60.42%。煤炭消费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更是凸显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问题。


来源:国家统计局,英飞咨询整理


      然而,煤炭行业在2013年进入了历史性拐点,煤炭市场整体下行。2014年全国煤炭产量、消费量分别下降至38.7亿吨和27.9亿吨,是近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受煤炭需求放缓、进口煤冲击影响,国内煤炭市场价格一路下滑。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数据,作为国内煤炭价格重要指标的秦皇岛港煤炭交易价格指数在2011年攀升至历史高点后一路急挫下跌,至2015年跌落至近十年来低位(图2)。曾经为煤炭企业带来巨额利润的“黑金”风光不再,难以挽回行业颓势。煤企100%暴利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大批煤炭企业陷入经营泥潭,银行无法贷款、矿井停工,煤炭滞销,煤炭行业挥手告别“黄金十年”整体步入寒冬。尽管产煤大省如山西、陕西、内蒙古、贵州等地相继出台煤炭“救市”政策,但是过去“一煤独大”的地方经济政策弊端显现、积重难返,这也迫使地方政府寻求经济转型的解决之道。



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英飞咨询整理


      鉴于国内产能过剩压力和煤炭消费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煤炭行业去产能改革势在必行。2016年初国务院出台的《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为煤炭行业改革明确了方向。《意见》指出,去产能一方面要控制新增,同时也要淘汰落后产能。对新增煤矿项目加强审批,而对于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煤矿要引导其有序退出,配合全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煤炭去产能改革实施以来成效初显,2016年超额完成2.5亿吨煤炭去产能任务,2017年全国煤矿数量从2015年的1.08万处减少到7000处左右。在煤炭业固定资产投资方面,除了2017年6-8月固定资产累计同比增长呈正数外,2016-2017年其他月份煤炭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都呈现出同比负增长。2016年去产能改革第一年,累计固定资产同比减幅在23%-35%区间浮动,煤炭行业去产能政策效用明显。据专家预计,《意见》所设定的煤炭5亿吨去产能任务有可能在2018年提前实现。



来源:国家统计局,英飞咨询整理



      但是煤炭去产能改革带来另一方面的影响就是煤炭价格大幅上涨。相较于2016年,2017年我国煤炭价格全年持续高位运行。近期来看,煤炭价格波动符合市场供需关系变化。但是长远来说,煤炭去产能改革对宏观经济和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否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从而实现经济“新常态”发展?笔者根据煤炭行业去产能的具体政策目标设定至2025年我国煤炭行业减少10亿吨产能。综合考虑煤炭产能、价格因素,我们根据一般均衡模型(CGE)对煤炭去产能政策进行量化分析。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煤炭去产能政策影响下,宏观经济指标发展向好,能源生产结构得以优化,对产业链也起到积极正面作用。

  具体来说,在煤炭去产能政策影响下,我国2025年宏观经济指标整体上行(表1)。其中因为低产能、无效能源生产得到有效清理,社会经济生产效率大为提高,真实GDP也随之上涨0.95%。投资需求增长较快,增幅达1.6%。劳动力就业市场(包括娴熟、非娴熟劳动力就业)也得到有效促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解决产能过剩、实现市场供需平衡。从我们根据经济模型模拟的宏观经济指标数据来看,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表1:煤炭去产能政策下宏观经济指标变化


来源:英飞咨询模拟结果



      根据煤炭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应用比例,我们重点分析了能源及相关产业部门在煤炭减产、去产能政策影响下的经济效应(表2)。模拟数据表明,煤炭去产能政策对煤炭部门冲击较大。国内、总产值降幅均超过30%。行业劳动力就业也下降15.8%。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必然会涉及产业调整、职工安置等问题。在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煤炭企业人员安置和保障问题,煤炭改革《意见》中就明确要求相关企业“要把职工安置作为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实现企业、行业经济效应的同时也要完善改革计划,保障改革的社会效应。

  煤炭化解过剩产能之后对于能源的需求将会转移至其他能源部门。模拟数据中石油部门国内产值、总产值将分别上涨1.3%和1.26%。由于天然气使用价值总量在能源部门中占比较小,在模型数据中其产值变化量并不明显。但在我国能源改革趋势中,天然气作为主要清洁能源将会被更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生产消费中(对天然气改革的分析预测详见《天然气改革带来什么样的经济效应?》一文)。

  表2:能源部门经济指标变化(单位:亿美元)


来源:英飞咨询模拟结果


     煤炭去产能政策对相关产业部门影响较为明显(图4)。受冲击最大的是炼油行业,但对其他相关行业尤其是投资驱动行业却起到促进作用。由于煤炭是炼油行业使用的主要能源,煤炭减产导致直接下游炼油业国内产值减少151.66亿美元,降幅达4.8%,总产值也随之下降1.4%。其他制造业部门国内产值也下降416.62亿美元,降幅达4.06%。但值得一提的是,煤炭去产能政策所释放出来的生产要素资源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流向其他部门。首先是资本将会流动到生产更有效、资本回报周期更短和回报率更高的部门。在我们模拟结果中,受益最大的是资本要素投入最多的建筑部门,其国内产值增加1062.38亿美元,增幅达2.03%。由于建筑部门需求大增,其上游行业包括矿石原材料(含水泥)、钢铁建材等部门国内产值也呈上升趋势。虽然这些部门企业也是用煤大户,但是投资驱动所带来的正面经济效应远大于其因煤炭减产所受到的负面冲击。此外,煤炭行业改革所转移的劳动力也将会流向其他部门,从模拟数据统计结果看出,除化工行业就业轻微下降外,煤炭行业不同上下游产业的就业市场均有上升,煤炭部门就业下降的负面影响也被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其他部门就业上升趋势所稀释,就业市场总体向好。



来源:英飞咨询模拟结果



       煤炭去产能作为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一环,对化解能源行业过剩产能、实现能源结构优化以及产业转型升级起到重要作用。从我们经济模型模拟的结果可看出,煤炭减产、去产能有利于宏观经济总体发展,对GDP、投资、劳动力就业等主要宏观经济指标都有积极正面影响。具体到产业经济,虽然与煤炭相关性较强的部门受减产影响,生产总值将会有所下降,但是对其他上下游行业包括化工、钢铁建材、矿石原材料等影响却与预期相反,各经济指标反而呈现出上升趋势。这主要原因在于煤炭去产能改革所释放的相关要素资源流向其他行业尤其是投资驱动的部门,这不仅带动了社会总体投资,也促进了投资部门相关上下游行业发展,抵消了煤炭减产对社会经济生产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因此,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推动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虽然煤炭行业本身以及以此作为经济支柱的地方经济在改革进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经历改革“阵痛”,但是从长远来说,探索行业以及地方经济创新式发展才更符合中国经济“新常态”战略目标。改变过去落后的粗放型生产发展方式、找准经济可持续发展增长点,并且推动绿色能源、绿色经济发展才能真正做到“以增长促发展,以发展促增长”。


QQ客服1 QQ客服2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