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经济政策的初步解析及对我国经济潜在影响
张 韬 肖敬亮
11月8日特朗普(Donald John Trump)当选美国总统受到了世界广泛关注,其奉行的美国优先原则预计对全球经济走势产生重大影响。特朗普的任期到2020年结束,与我国“十三五”剩余时期重合。未来四年既是我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关键期,又是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决胜期,转型压力大,又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必须认真应对特朗普提出的一系列经济政策的潜在影响、趋利避害,确保“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的顺利达成。本文对特朗普未来经济政策对我国经济的潜在影响路径进行梳理,并利用我公司改进的GTAP模型开展了定量测算。
美国长期以来奉行全球化战略,通过全球市场获取最廉价的资源、产品,提高本国的福利水平;通过美元的世界储备货币地位,在全球范围内投资,提高资本回报率;在全球范围内攫取人力资源(高端人力资源和低端劳动力),提高本国的劳动力生产率。根据美国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的统计,1995-2005年间,美国年均劳动力生产率(GDP/就业人数)增幅达到2.5%,是G7国家中最高的;2005-2015年间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降至1%,仍然是G7国家中最高的。因此美国始终是对外开放政策的主要受益者。
但是基于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经济政策体系虽然使得高附加值产业留在美国,却不能普惠大众,导致了美国传统产业空心化,并由此出现贫富差距扩大化。美国政府试图通过收入再分配环节对国内的低收入群体进行收入补贴和提供医疗养老保障,缓和贫富差距。但事实证明这套收入分配政策并不成功。1979年,收入最高的1%的美国家庭税后收入占全国的7%,而2007年已经达到17%。虽然整体经济的繁荣一度掩盖了贫富差距逐步扩大的隐忧,但2008年次贷危机最终暴露了这个“脓疮”。而且更棘手的是,长期实施的收入分配政策“养了懒人”,降低了劳动参与率。美国劳工调查局的资料显示2015年25-54岁间的男性就业参与率已经降至78%,而1953年是97%;女性就业参与率在1999年达到77%的峰值后,2015年也逐步降至74%。
综合而言,现行政策体系有利于维持美国经济运行的高效率,但是经济增长的受益人群主要是顶尖的精英阶层,不断提高个人所得税、补贴穷人医疗、社会保障的做法,虽然会使得最贫困的人群收入增加,却也令中产阶级的负担显著加重,而且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长期趋势也没有真正扭转。越来越多的美国基层民众对现行政策体系的未来充满怀疑,最终使得希拉里败选。相比而言,尽管特朗普的经济政策体系尚未清晰和全面,但正是由于与现行政策的方向性差异,吸引了广大的美国基层民众,最终拿下了30个州。
随着大选尘埃落地,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政策框架也在逐步清晰。总体而言其经济政策重点在于通过推进本国实体经济部门复苏和增加本国居民就业的方式实现经济增长,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举措:①财政政策方面,积极发挥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预计实施1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②推进减税,降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其中,企业所得税拟由35%降为15%;同时以一次性征收10%的低税率吸引企业将海外投资所得汇回美国。③就业政策上,主张限制非法移民等低端劳动力入境,把就业机会留给美国民众自己。④贸易政策方面,主张加强贸易保护,维护国内产业,其中拟对来自中国的进口品征收45%的高关税。⑤产业政策方面,强调了能源独立目标,支持国内传统化石能源产业加速发展,鼓励煤炭、油气产品出口;⑥金融政策方面提出放松金融管制,短期内仍会维持宽松格局等等。
(一)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的影响。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扩大内需预计会成为美国刺激经济增长的首要手段。但考虑到美国政府债务已经高达19万亿美元,未来将主要采用PPP模式吸引社会投资。对此,一方面应关注美国资本回流对我国投资的冲击,另一方面也要关注美国对我国出口品需求增长的正影响,以及参与美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机会。
(二)降低企业所得税的影响。尽管特朗普竞选时提出的税率从35%降低到15%的目标过于激进,但降低企业所得税必定是本届政府力推的经济激励政策。对此,一方面应关注减税利好美国企业生产,而对中国出口的正向激励;另一方面也要关注美国企业经营成本下降会吸引全球资本流入,对我国吸引外资不利。
(三)贸易保护政策的影响。长期全球化使得美国传统制造业缺乏竞争力,为了创造就业而保护本土产业,对进口品征收关税的做法很可能出台。我国目前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15年我国对美出口额超过5000亿美元,很可能首先成为美国贸易保护政策实施的对象。机电、家具玩具、纺织品及原料,以及黑色、有色金属及制品等四类是我国对美主要的出口品类,对其征收进口关税将会直接冲击我国出口。
此外还有一些政策的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例如美国实施能源独立战略需要对国内的页岩油气和煤炭产业追加大幅投资,而这需要国际油价、煤价较目前水平持续上升,但另一方面,在国际能源市场已经宽松的局面下,挤出的大量可贸易油气显然利空国际油气价格走势。因此,美国能源独立战略对全球能源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发展动向值得密切关注。
美国未来增加基础设施投资、降低企业所得税和对我国出口品征收关税这三方面的政策对我国的影响路径不尽相同,其综合影响需要定量分析。为此,我们使用的模型工具为具有全球贸易和资本流动分析能力的改进型动态GTAP模型。根据三方面主要政策,我们分别设定了如下模拟情景:
主要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特朗普经济政策引起的中美主要经济变量2020年结果相对基准情景的变化(%)
情景 1
情景 2
情景3
美国
中国
美国
中国
美国
中国
GDP
2.58
-0.57
2.02
-0.44
-0.90
-0.72
居民消费
3.41
-0.52
2.64
-0.40
-0.93
-1.25
政府消费
2.86
-0.58
2.23
-0.44
-0.58
-1.18
资本形成
26.98
-3.27
21.16
-2.51
-1.92
-1.03
出口
-20.71
4.35
-16.42
3.34
-5.29
-4.24
进口
14.86
-1.26
11.35
-0.98
-4.95
-6.56
资本存量
5.51
-1.14
4.33
-0.88
-0.39
-0.37
贸易条件
4.40
-0.32
3.39
-0.25
0.51
-2.70
CPI
4.11
-1.13
3.17
-0.86
1.19
-2.68
如表1所示,特朗普政府在未来4年内若额外累计增加1万亿美元基础设施投资(情景1的结果),与没有这个政策相比将会导致我国2020年GDP损失约0.6的百分点,近5000亿元(2010年价)(下文概念与此相同)。损失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会相对降低,2020年损失1.2万亿(-3.3%),同时连带国内居民消费、政府消费损失2200亿(-0.5%)。但出口相对增加了近7000亿元(+4.4%),进口损失超过1800亿元(-1.3%),导致净出口增加近9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的损失主要原因在于全球资本流向美国,使得我国国内投资受损。
类似的,特朗普政府若从明年降低企业所得税从35%下降到20%(情景2结果),也可能造成我国经济到2020年累计损失达3600亿元(-0.4%),主要原因也是美国减税吸引了全球资金流入,造成我国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的损失接近1万亿元(-2.5%)。
不过另一方面,美国投资增长对也在全球范围内为我国投资走出去提供了发展空间。参考GTAP模型数据,基准情景下美国2020年的资本存量预计有52.5万亿美元,在情景1下,美国2020年资本存量将增加2.9万亿美元,预计国外资本投资的市场规模在2000亿美元左右(2015年,累计外资占美国资本存量的比例为6%,假设2020年逐步扩大到6.9%。)。考虑到我国目前对美累计投资仅有466亿美元,未来的新增市场空间极为广阔。
在贸易方面,若特朗普政府从2017年起就针对来自我国的进口品征收45%的高关税(情景3结果),将造成我国2020出口损失近6700亿(-4.2%),同时拖累国内投资和消费分别损失近3900亿(-1%)和5200亿(-1.2%);但由于贸易条件的显著恶化,加重实际货币贬值,进口品被国产品加速替代,进口相对减少9500亿(-6.6%),贸易顺差被动扩大,综合而言GDP损失6000亿左右(-0.7%)。
备注:转载需注明,本公司还进行了更为详细的特朗普经济政策研究,如有需要或定制研究,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