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贸易摩擦出现新转机?数据看中美经济未来走势
英飞咨询: 文韵
在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情况下,中美双方在8月22日重返谈判桌,这也是中美打响贸易战以来两国政府首次就中美经贸问题进行磋商。这次谈判也被视作是为美国总统特朗普11月访华所做的铺垫。过去两个月中美不同阶段的贸易争端对两国经济体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虽然外界并不看好此次谈判会带来实质性成果, 但如果美国持续其单边贸易保护主义,对其他国家包括中国产品继续加征关税,这将进一步恶化全球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增长,对相关行业尤其是以进出口为导向的行业造成更严重的冲击。为了更直观地呈现这一冲击结果,英飞咨询(ISM)基于全球一般均衡模型(CGE)对中美两国贸易战不同阶段所产生的宏观经济结果进行分析,并通过产生的模拟数据具体分析对行业的影响。在数据分析结果基础上,我们将会对两国未来贸易经济政策以及对宏观经济、产业经济走向有更为准确的预判。
中美贸易摩擦始于2018年3月8日美国对中国、日本等国出口的钢铝加增25%和10%关税。4月1日中国对美国128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作为回应。6月15日贸易战全面升级,美国宣布对中国1102种产品增收关税500亿元,产品清单包括电子、机械、半导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高科技产品,矛头直接对准“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7月6日美国正式对该清单中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25%关税。作为回击,中国对美国659项商品加征25%关税,产品多涉及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等农产品。8月23日,在中美谈判后的第二天,美国依然按照加收关税时间表,对价值16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税。
图1:贸易战四阶段关税政策场景设置
一、贸易战对中美两国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表1:贸易战四阶段关税政策对中美宏观经济数据影响对比
来源:英飞咨询
来源:英飞咨询
• 贸易战对两国福利、实际GDP都有不同程度打击。但第一轮贸易战美国对中国钢铝征收关税对中国经济影响微乎其微,主要是因为中国出口美国的钢铝仅占出口总量的0.12%。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两轮对美国关税报复使得中国利益受损较大。这主要是因为中国限制美国农产品进口将导致国内同类产品价格上升,国内消费也将相应减少,同时可用于出口的同类产品大幅下降,导致GDP相应下降。
来源:英飞咨询
来源:英飞咨询
• 由于中国进出口贸易在中国经济中占有重要比重,两国关税政策对中国贸易部门冲击较大。美国对中国500亿产品征收进口关税后,中国出口价值大幅度下降。贸易战也相应导致中国进口产品价值下降。虽然中国是进出口贸易大国,但由于中国在全球化生产中处于价值链底端,出口主要以附加值较低的制造业产品为主,出口产品总体价值不高,贸易战也将会导致我国出口收入剧减,出口外贸对GDP的贡献也会相应减少。
来源:英飞咨询
• 从贸易四阶段美中双边贸易来看,美从中进口大量减少,其变化量远大于美对中出口变化量,说明美国关税政策符合其预期,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