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CN
EN

贸易

首页 > 产品系列 > 研究报告 > 贸易 > 正文

产品系列 / PRODUCTS

微信

中美贸易摩擦出现新转机?数据看中美经济未来走势

英飞咨询: 文韵



在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情况下,中美双方在8月22日重返谈判桌,这也是中美打响贸易战以来两国政府首次就中美经贸问题进行磋商。这次谈判也被视作是为美国总统特朗普11月访华所做的铺垫。过去两个月中美不同阶段的贸易争端对两国经济体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虽然外界并不看好此次谈判会带来实质性成果, 但如果美国持续其单边贸易保护主义,对其他国家包括中国产品继续加征关税,这将进一步恶化全球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增长,对相关行业尤其是以进出口为导向的行业造成更严重的冲击。为了更直观地呈现这一冲击结果,英飞咨询(ISM)基于全球一般均衡模型(CGE)对中美两国贸易战不同阶段所产生的宏观经济结果进行分析,并通过产生的模拟数据具体分析对行业的影响。在数据分析结果基础上,我们将会对两国未来贸易经济政策以及对宏观经济、产业经济走向有更为准确的预判。


中美贸易摩擦始于2018年3月8日美国对中国、日本等国出口的钢铝加增25%和10%关税。4月1日中国对美国128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作为回应。6月15日贸易战全面升级,美国宣布对中国1102种产品增收关税500亿元,产品清单包括电子、机械、半导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高科技产品,矛头直接对准“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7月6日美国正式对该清单中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25%关税。作为回击,中国对美国659项商品加征25%关税,产品多涉及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等农产品。8月23日,在中美谈判后的第二天,美国依然按照加收关税时间表,对价值16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税。


特朗普加征关税政策的主要动机之一是为了扭转长期以来美国贸易逆差的局面,为美国本土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在全球化经济的今天,全球三分之二的贸易商品与全球价值链相关。美国在其单边贸易保护主义中是否能全身而退?在不断升级的贸易战中,谁获利,或是谁的利益受损更大?美国是否能达到其减少贸易差的目的?哪个产业部门受到冲击较大?对产业链将形成什么影响?为了比较不同阶段贸易战所带来的影响,英飞咨询团队利用全球模型设置了贸易战四个场景(即四个政策“冲击”)以对应贸易战升级的四个阶段,在此四个场景下模拟计算加征关税后中美两国在2025年的宏观经济数据,分析主要产业部门所受到的影响,预测贸易战所带来的长期影响。首先,美国加征钢铁产品25%关税,铝产品10%关税(场景A);其次其他相关国家对美国加征25%关税回击(场景B);第三,美国对中国500亿元商品增加关税25%(场景C);最后,中国对美国产品加征25%关税(场景D)。



图1:贸易战四阶段关税政策场景设置

一、贸易战对中美两国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表1:贸易战四阶段关税政策对中美宏观经济数据影响对比





来源:英飞咨询


来源:英飞咨询



贸易战对两国福利、实际GDP都有不同程度打击。但第一轮贸易战美国对中国钢铝征收关税对中国经济影响微乎其微,主要是因为中国出口美国的钢铝仅占出口总量的0.12%。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两轮对美国关税报复使得中国利益受损较大。这主要是因为中国限制美国农产品进口将导致国内同类产品价格上升,国内消费也将相应减少,同时可用于出口的同类产品大幅下降,导致GDP相应下降。


• 两国劳动力就业市场都出现负增长。由于中国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贸易战将导致出口需求骤减,劳动力需求也相应减少,这也将进一步打击国内劳动力就业市场。另一方面,特朗普实施关税政策主要目的在于减少进口产品对本国产业冲击,并为本国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但从数据看该政策对推动美国总体就业市场收效并不明显。



来源:英飞咨询


来源:英飞咨询


由于中国进出口贸易在中国经济中占有重要比重,两国关税政策对中国贸易部门冲击较大。美国对中国500亿产品征收进口关税后,中国出口价值大幅度下降。贸易战也相应导致中国进口产品价值下降。虽然中国是进出口贸易大国,但由于中国在全球化生产中处于价值链底端,出口主要以附加值较低的制造业产品为主,出口产品总体价值不高,贸易战也将会导致我国出口收入剧减,出口外贸对GDP的贡献也会相应减少。


• 美国发起贸易战目的之一在于扭转贸易逆差,从数据来看,美国贸易逆差有所改善,这也符合其政策目的。虽然美国从中国进口产品价值将会下降,但美国也将从其他国家如墨西哥、欧盟和其他亚洲国家进行替代性进口以维持国内消费,其贸易逆差依然会存在。

二、贸易战对中美两国产业影响分析

来源:英飞咨询



来源:英飞咨询



中美双边贸易争端对两国相关产业都造成不小的冲击。在美国对中国500亿产品征收关税后(场景C),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首当其冲,产出及就业都大幅度减少。由于美国制造业资本回流及国外需求减少,我国制造业产能将下降较多。其中机械制造业产出下降幅度最大,达1.95%。作为电子产业出口最大的国家,我国电子制造业在关税冲击下产出下降幅度明显。另外受美国征收钢铁税影响,中国钢铁产出也将减少,而这一变动也将会影响下游行业,如建筑业产出下降幅度达1% 。从图6中可看出,技术与非技术劳动力受影响程度与行业产出保持一致。

• 图7为中国对美国进行报复性征收关税(场景D)后对美国产业的影响。通过图6、7对比中可看出美国产业产出与中国的相关产业呈镜像关系。在这一报复性关税影响下,美国农产品部门产出相应减少;而制造业回流政策则给美国国内相关产业带来积极正面影响。美国在贸易战初期率先征收钢铁关税,目的就是在于保护国内钢铁行业,为国内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一政策影响也将直接反映在劳动力就业变化上。钢铁成为劳动力就业增长最快行业,其他相关下游保护行业如机械、电子制造业劳动力就业也有所上升。

                                                                                                                                 来源:英飞咨询


从贸易四阶段美中双边贸易来看,美从中进口大量减少,其变化量远大于美对中出口变化量,说明美国关税政策符合其预期,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的局面。



三、总结:
贸易战对两国经济未来走势都带来不同程度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中国以进出口贸易为主导的经济冲击比较大。由于中国出口行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贸易战将导致相关行业劳动力需求下降,失业人数增加,国内消费需求也会相应减少,造成内需拉动不足。为了避免我国经济对外部市场的过度依赖,我国经济政策调整当务之急在于推进国内经济产业结构变革,以拉动内需作为经济驱动,并通过产业技术升级在全球产业链生产中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在中美双边贸易中,中国受贸易战影响较大,但这也将相应减少中国对美国外贸进出口依存度,为中国外贸模式的转变带来转机,并有利于推动中国与全球其他地区的经贸合作。除了欧盟、日本等传统市场外,近年来中国对“金砖国家”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快速增长,其中汽车、电子产品等增长较快。外贸方式上也出现了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兴模式,外贸创新将进一步增强我国外贸企业竞争力。

美国关税政策主要受其国内政治利益驱动。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将会一定程度上改善其贸易逆差,但短时间内美国将难以改变国内产业结构与进口高依存度问题,对中国贸易逆差的改变也将会转移到其他国家,贸易平衡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尽管美国关税政策将会增加相关产业产出和劳动力就业,但美国进口产品主要用于国内消费的制造业产品,相关进口产品价格上涨,经济存在通胀压力,这将极大削弱了本国商业和消费者信心,贸易战的后果最终损害的是美国人民的利益。



QQ客服1 QQ客服2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