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郢康,肖敬亮,张韬
当地时间3月8日下午,美国特朗普总统在白宫签署了增税命令,向除加拿大和墨西哥以外的所有进口钢和铝分别征收25%及10%的关税,命令将于15天之内开始生效。此举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多国表示反对并开始制定反制措施,美国白宫首席经济顾问、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Cohn因此辞职。
美国此举会使得哪些国家受益,哪些国家受损?哪些行业受益,哪些行业受损?又能否达到特朗普声称的“保护美国钢铁行业”的目的?新增关税与美国已有的产业保护措施将产生怎样的协同效应?本文利用最新的动态GTAPism模型分析了这些问题。
一.背景介绍
2018年3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接见主要钢铝生产商负责人时突然宣布,最早将从接下来一周开始,向美国的所有的进口钢材及铝材分别征收25%及10%的关税,并表示这一关税会长期存在,且不接受任何豁免国申请。这一举措立即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1. 源于兑现竞选承诺,实施概率较大
利用保护性关税来保证美国工人利益及“维护国家安全”并非特朗普一时的冲动之举,这一意图可以从特朗普的竞选承诺说起。2016年的总统竞选中,在谈及保护美国工人权益议题时,特朗普曾承诺将“指示商务部长与美国贸易代表(USTR)来鉴定所有给美国贸易带来不公平影响、损害美国工人的贸易滥用(Trade Abuse)行为”,并命令他们“用美国与国际法律允许的一切可能的手段来制止这一现象”。特朗普在2017年4月履行承诺,签署了打击贸易滥用行为的行政命令。显然,在特朗普智囊团随之展开的评估工作中,美国在钢铁和铝业贸易中的巨额逆差属于这种“损害美国工人的不公平贸易”。保护性关税随之而来。
此外,美国商务部长Ross在3日也确认,实施钢铁和铝关税是特朗普兑现竞选承诺的行为,还表示“特朗普已经与其他若干国家的部长们进行过沟通”,因此“没理由相信特朗普会在关税问题上改变想法”,更加确定了这项关税措施将会被坚定地实施。
2. 美国国内的两派声音
美国商务部长Ross似乎是唯一的支持派,他表示“增收关税对美国消费者的影响非常小”,认为美国目前90亿美元关税只占美国经济只占美国19万亿美元GDP的很小一部分,因而“增加关税会摧毁大量工作、提高价格、及带来破坏”的说法是错误的。此外,谈及其他国家可能进行的报复性关税,他称此类报复通常“规模极小”,威胁微不足道。
另一方面,无论是美国政府官员、议员、大多数经济学家和企业高层、社会精英,都对此措施持明确的反对态度,认为:(1)关税无法有效保护相关产业;(2)关税将拉高成本、造成通货膨胀、增加居民消费负担;(3)关税将招致报复性关税,严重打击贸易,造成“双输”局面;(4)带来的消极预期将(实际上已经)损害股市;(5)还有贸易官员提到,在贸易战中美国的农业将首当其冲,面临严重威胁。
此外,白宫首席经济顾问、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Cohn出于对此项关税的反对,于3月7日宣布辞职。
3. 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报复性措施一触即发
如果美国对所有进口国采取加税措施,加拿大可能是美国这一举措的最大受害国。加拿大是美国最大的钢铁和铝进口来源国,2017年美国进口钢铁的16%来自加拿大。消息一出,加拿大总理Trudeau表示“绝不接受”美国政府加征关税,并警告说美国此举将严重影响两国关系,加拿大外交部长也措辞强硬,“如果美国对加拿大钢铁和铝产品施加限制措施,加拿大将采取回应措施保护其贸易利益和工人”。
图1美国2017年钢(左)和铝(右)的进口来源
数据来源:International Trade Center,经作者整理计算
欧盟方面反映较为强烈,认为特朗普此举“带来了全球贸易战威胁”,各国强烈批评美国的决定,扬言采取反制措施,准备对部分美国主流品牌采取报复措施。欧盟委员会主席Juncker表示美方的做法不具备国家安全的合理性,将于未来数日提出反制措施;澳洲贸易部长乔博称将试图寻求获得豁免;韩国政府开始草拟减少韩企损失的计划;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世耕弘成说,将向美国政府澄清日本钢铝不损害其国家安全。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早前在记者会表示,美方不合理地、过度使用贸易救济措施,不仅无法实现美国国内有关产业的“复兴”,反而将影响美国内就业,损害广大美国消费者的福利;且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正当合法权益。
整体来看,世界各国对特朗普此举的反应都较为强硬,诸多国家已经表示将向WTO提出申诉,加上特朗普反WTO的立场明显,这些都让单边报复性关税的可能性因此升高。因此,如果美国广泛地开征钢铝进口关税,面临大范围报复性关税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二、最新动态
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美国东部时间3月8日下午(北京时间3月9日上午),特朗普总统在白宫签署了增税命令,并将于15天之内生效。为此,特朗普总统启用了美国法律第232条赋予总统的“在涉及国家安全的情况下修改关税”的特殊权利。
与此前“针对所有进口钢铝征税”的计划不同的是,特朗普在最后关头的讨论中,同意暂时豁免两个“最亲密的盟友”,即正在于美国重新就北美自贸区(NAFTA)进行谈判的加拿大和墨西哥,并肯定了在此后继续豁免其他盟国(如澳大利亚等)的可能性。
从3月1日提出征税,到3月8日签署命令,特朗普总统仅用了一周时间便将这一巨额关税付诸实施。他的这一命令被《纽约时报》评价为“特朗普自执政以来利用联邦行政手段改写全球贸易规则的最大手笔(most expansive)”,并表示这一举动“彻底颠覆了数十年来两党追求自由市场的普遍共识”。
三、模拟分析和讨论
本文最新的动态GTAPism模型模拟了特朗普开征钢铝关税在2018—2030年的经济影响。考虑到美国此前已经对从中国等国进口的钢铝产品开征了诸多保护性关税1,为了框定实际影响的可能范围,本文尽可能全面地考虑了四种不同情景:
A. 不考虑美国此前已有的对进口钢铝的保护,对所有进口国征税;
B. 考虑此前已有保护,对所有进口国征税;
C. 不考虑美国此前已有的对进口钢铝的保护,豁免加拿大和墨西哥;
D. 考虑此前已有保护,豁免加拿大和墨西哥。
并主要汇报了四种情景在2030年的长期影响。
1. 宏观经济:美国受损、欧盟中国受益、加墨取决于能否得到豁免
图2给出了四中情景下各国实际GDP的变动情况。整体来看,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英国、金砖四国2受损,而中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受益。
美国增加关税征收拉高了物价,导致居民消费和政府支出下降0.04%和0.03%;同时要素价格上涨对绝大多数产业的生产造成了负面影响,行业增加值下降;资本回报率下降导致了投资的下降;贸易方面,由于关税上涨和地区收入下降的双重原因,导致进口下降0.55%,供给价格上涨也导致出口下降0.70%。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贸易条件得到了改善,上涨0.11%,这是因为,虽然增加关税拉高了进口价格,但是国内价格上涨(尤其是钢铁行业)幅度远大于进口,使得出口价格上涨幅度大于进口。
加拿大和墨西哥经济受损的原因与美国不同,主要是因为两者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都比较高(见前文图1中的贸易占比,俄罗斯、德国、南非的情况与之类似)而高额关税的开征,影响了两国钢铝产品向美国的出口,导致经济下滑,并由于收入下降引起消费、投资和贸易的全方位下行。
中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受益。首先这些国家和地区不是美国进口钢铝产品的主要来源,因此受到关税的直接影响较小。在这种情况下,加拿大等国的钢铝产品出口受阻,价格下跌,使得这些国家的进口价格下降,相当于节约了生产成本,促进了下游行业的生产,拉动了经济增长。
图2 四种情景下各国的GDP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模拟结果整理得到
从情景A与情景B之间的对比可以看出“考虑美国原有对钢铝产业的保护”的作用,考虑已有的保护关税相当于本次加税幅度更小,因此会减少美国本次加税造成的经济损失;从情景AB和情景CD的对比来看,豁免加拿大和墨西哥使得两国从受损变为受益。不仅如此,横向来看,如果美国在全面加征关税的同时豁免了加拿大和墨西哥,前文提到其他国家的获益将会转向加拿大和墨西哥,同时两国向美国的出口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使得两国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模拟结果整理得到
2. 新关税是否保护了美国的钢铝产业?
从行业角度来看,两项关税的作用大小不同。针对铝产品的10%关税,加权到模型中的“金属制品”行业之后仅剩不足2%,因此对相关行业的影响并不非常明显,仅体现在导致美国金属制品进口下降1.19%,其中从其最主要的合作伙伴加拿大的进口大幅下降,降幅达到9.77%(约合9.6亿美元3)。
而25%的钢产品关税的影响则非常显著,直接导致美国进口钢产品价格飙升11.7%,远远高于国内生产的钢产品价格(国内价格上涨0.59%)。因此,在Armington替代机制下,美国的生产商开始放弃进口钢产品,转而使用国产钢产品,导致美国的钢产品进口急剧下降21.73%(其中从加拿大的进口减少59.45%,约合65.6亿美元4),而剩余的需求需要由国内生产来弥补,因此美国的钢铁行业产出增长4.77%,增加值增长9.51%。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一举措的确保护了钢铁行业,刺激了钢铁行业的生产,并使钢铁行业的就业率上涨超过9.5%。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模拟结果整理得到
3. 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转折
在未能得到豁免的情景A和B下,加拿大的钢铁行业受到严重的冲击,由于面临高额关税、出口受阻,导致行业增加值减少7.21%。然而,由此导致的钢铁行业价格的下降,却降低了下游产业的成本,导致其下游的汽车及部件、运输设备、电子设备、机器设备等行业获益、生产得到扩张。
在得到豁免的情景C和D下,加墨两国的境遇更是峰回路转。在AB情境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钢铁业是最受打击的行业,却在得到豁免之后变成最受惠的行业,加拿大的行业增加值从下降变为上涨13.43%和5.15%。相反,原来比较受益的汽车及部件、运输设备、电子设备、机械设备,则由于失去了上文提到的成本优势,由盛转衰,增加值受损。
四、未来动向
随着特朗普签署命令,中国、欧盟、日本等其他与美国贸易联系紧密、但未得到豁免的主要经济体必将很快出台一系列反制措施。不仅如此,根据此前欧盟贸易委员会的表态,反制措施很可能将并不仅限于钢、铝行业,可能涉及美国的制造业等其他优势出口行业。
同时特朗普也表示会对新关税保持“高度的灵活性”。加墨豁免的持续时间,以及是否豁免澳大利等其他盟国,都会随时发生变动。
我们将持续跟踪相关事件的最新动态,及时发布最新的咨询和模拟分析。
参考文献:
Chad P. Bown, “Trump’s Steel and Aluminum Tariffs Are Counterproductive. Here Are 5 More Things You Need to Know.” March 7. Washington: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Peter Baker and Ana Swanson, “Trump Authorizes Tariffs, Defying Allies at Home and Abroad.” March 8. Washington: The New York Times.
注释:
1 包括反倾销关税(Antidumping Duties)、抗补贴税(Countervailing Duties)、保障措施关税(Safeguard Measures)等,具体信息可参考世界银行Temporary Trade Barriers Database项目
2 在“金砖五国BRICS”里去掉中国,即: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
3 根据International Trade Center统计,2017年美国从加拿大进口铝产品98.087亿美元
4 根据International Trade Center统计,2017年美国从加拿大进口钢产品110.34亿美元
此外,我们把对此政策敏感的北美钢铁上市公司的相关指标列出来供读者参考,但不构成投资建议。